端粒长度的变化是癌症发生的重要指针, 检测端粒长度变化则是研究癌症发生的重要手段。采用定量PCR方法测量端粒长度具有重复性好、省时、简便、可靠, 可高通量的处理大量样品的特点,。
端粒长度的变化是癌症发生的重要指针, 检测端粒长度变化则是研究癌症发生的重要手段。采用定量PCR方法测量端粒长度具有重复性好、省时、简便、可靠, 可高通量的处理大量样品的特点,。
端粒结构

端粒(Telomere)是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特殊DNA-蛋白质复合结构,由高度保守的TTAGGG重复序列和称为shelterin的六蛋白复合体组成。端粒的主要功能包括:
-保护染色体末端不被识别为DNA断裂
-防止染色体末端融合
-解决末端复制问题
端粒长度检测方法
主要检测方法:定量PCR法(qPCR)
原理:比较端粒序列(T)与单拷贝基因(S)的扩增效率比值(T/S比值)
优势:
- 所需DNA量少(~50ng)
- 高通量
- 成本较低
- 适合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
端粒检测的临床应用
1. 衰老研究:评估生物年龄和衰老速度
2. 肿瘤诊断:检测肿瘤细胞端粒维持机制异常
3. 遗传性疾病:诊断先天性角化不良等端粒相关疾病
4. 心血管风险评估:端粒缩短与心血管疾病相关
5. 生殖医学:评估卵母细胞质量和胚胎发育潜能
检测样本类型
-外周血白细胞:最常用样本
- 口腔黏膜细胞:无创采集
- 皮肤成纤维细胞:用于特定遗传病诊断
- 肿瘤组织:研究端粒维持机制
- 精子/卵母细胞:生殖医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