组织冰冻切片与免疫荧光
来源: | 作者:捷兰生物 | 发布时间 :2025-07-17 | 18 次浏览: | 分享到:
Thermofisher XN70冷冻切片仪,多种组织切片经验。

 Thermofisher XN70冷冻切片仪,多种组织切片经验。

1.概述

    冰冻切片(Frozen Section)与免疫荧光(Immunofluorescence, IF)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组合,用于快速制备组织样本并进行特定蛋白或抗原的定位检测。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、保存抗原性良好、实验周期短等优势,广泛应用于病理诊断、神经科学、细胞生物学等领域。

2.实验原理

 2.1 冰冻切片

原理:利用低温(-20℃至-80℃)使组织快速冷冻固化,然后通过冷冻切片机(Cryostat)切成薄片(通常4-20μm)。

- 优点:

  - 避免石蜡包埋过程中的抗原破坏。

  - 适用于对热敏感的组织或需要快速检测的样本(如术中病理诊断)。

- 缺点:

  - 组织结构保存不如石蜡切片完整。

  - 长期储存可能导致冰晶形成,影响切片质量。

 

 2.2 免疫荧光

- 原理: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(一抗或二抗)与目标抗原结合,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定位。

- 分类:

  - 直接免疫荧光:一抗直接偶联荧光染料。

  - 间接免疫荧光:一抗未标记,通过荧光标记的二抗检测。

- 优点:

  - 高特异性、高灵敏度。

  - 可进行多色标记(不同荧光染料对应不同抗原)。

 

3. 实验步骤

 3.1 样本准备

1. 组织取材:

   - 新鲜组织迅速取材,避免自溶。

   - 用PBS或生理盐水冲洗血液。

2. 冷冻包埋:

   - 将组织置于OCT(Optimal Cutting Temperature)包埋剂中。

   - 用液氮或干冰快速冷冻(-80℃保存备用)。

 

 3.2 冰冻切片

1. 切片机预冷:冷冻切片机温度设定为-20℃至-25℃。

2. 切片:

   - 将冷冻组织块固定在样品台上,切成4-10μm薄片。

   - 贴附于载玻片(防脱载玻片更佳)。

3. 固定:

   - 4%多聚甲醛(PFA)固定10-15分钟(或丙酮固定5分钟)。

   - PBS洗涤3次,每次5分钟。

 

 3.3 免疫荧光染色

1. 封闭:

   - 使用5% BSA或10%血清(同二抗来源)封闭30分钟(室温)。

2. 一抗孵育:

   - 滴加稀释的一抗(参考说明书优化浓度),4℃过夜或室温1-2小时。

   - PBS洗涤3次,每次5分钟。

3. 二抗孵育:

   - 滴加荧光标记的二抗(如FITC、Cy3、Alexa Fluor系列),避光孵育1小时(室温)。

   - PBS洗涤3次,每次5分钟。

4. 核染色(可选):

   - DAPI(1μg/mL)染核5分钟,PBS洗涤。

5. 封片:

   - 用抗荧光淬灭封片剂(如甘油/PBS或商用封片剂)封片。

 

 3.4 荧光显微镜观察

- 使用荧光显微镜或共聚焦显微镜观察,选择合适的激发/发射滤光片。

- 避免长时间光照以防荧光淬灭。

 

 4. 注意事项

1. 样本新鲜度:长时间存放可能导致抗原降解,建议尽快切片。

2. 切片厚度:过厚会增加非特异性信号,过薄可能导致组织撕裂。

3. 抗体优化:

   - 需进行抗体浓度和孵育时间优化。

   - 设置阴性对照(不加一抗)排除非特异性结合。

4. 避光操作:荧光染料易淬灭,全程避光。

5. 防止脱片:

   - 使用防脱载玻片。

   - 避免过度洗涤。

 

5. 应用领域

- 病理诊断:快速检测肿瘤标志物(如HER2、EGFR)。

- 神经科学:观察神经元或胶质细胞标记物(如GFAP、NeuN)。

- 免疫学研究:检测炎症因子或免疫细胞浸润(如CD4+ T细胞)。

- 发育生物学:研究胚胎组织特定蛋白表达。